中华党姓网

 找回密码
 加入党姓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28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摘] 党姓起源

[复制链接]

316

主题

331

帖子

3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3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07: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党姓源流源流一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王的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该支党氏为夏王朝王族的子孙,历史上称党氏出自夏的后代。
  史书记载,属于上古圣君夏禹后裔的世居党项,遂姓党氏。党氏族人多奉夏禹为得姓始祖,该支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城为氏。
  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封邑于上党(今山西上党),于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党作为他们的姓氏,该支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源流三
源于任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之邑阙党,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大夫党氏,相传是黄帝小儿子禹阳的后裔,任姓,被鲁国君主封于阙党邑。
  阙党,是春秋时期鲁国一个地邑的名称,其地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内阙里,其后人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阙党氏、鲁党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党氏、阙氏、鲁氏。
  鲁庄公姬同即位后的第三年(周敬王姬丐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他曾郊游于郎台(今山东鱼台),于台上窥见到党氏之女党孟任,见她容色殊丽,甚是欢喜,便派内侍召之。起初党孟任不从,鲁庄公就对着党孟任发誓道:“你若从我,我当立你为夫人。”春秋时期诸侯国君主的正妻称“夫人”,就是王妃。
  党孟任叫鲁庄公立盟誓,鲁庄公急于求好,当然同意,党孟任遂与鲁庄公一同割臂血誓神。然后,党孟任与鲁庄公双宿于郎台之上,几天后随鲁庄公一起回宫,一年后生下一子,名般。
  后来鲁庄公欲应誓立党孟任为夫人,就去请命于母亲文姜。谁知文姜根本就不同意,而是逼迫鲁庄公娶自己的哥哥齐襄公姜诸儿的女儿姜氏为夫人。因此党孟任虽未被立为夫人,在宫中二十余年,却也权主六宫之政,最后病废不能起,不久病逝,仅以妾礼安葬。
  鲁庄公病逝之前,因为夫人姜氏没有生育,无嫡子,便立党孟任之子公子般为太子。鲁庄公逝世后,还在葬礼期间,公子般就被叔叔庆父挑唆圉人荦刺死,他的外公党氏也在那场谋杀中一同被害,由此引发鲁国大乱,“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这段历史在史籍《左传》中有记载:“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子般即位,次于党氏。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与党氏。成季奔陈。立闵公。”
  这位党孟任,就是鲁国这支党氏家族之人。该支党氏的正确读音作zhǎng(ㄓㄤˇ),世代相传至今,还分衍出掌氏、仉氏两个姓氏家族。
源流四
源于羌族,出自秦、汉时期西羌的分支党项族,属于以氏族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的少数民族。根据典籍《广韵》的记载,党项族本来是西北羌族的一个分支部落群体,后来以氏族部落称谓汉化为姓氏,称党项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姓党氏、项氏,其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该支党氏的代表人物,就是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君主姚苌属下的大将党耐虎,以及姚兴属下的大将党智隆。党智隆后来以东乡降附胡夏政权,曾被胡夏的缔造者赫连·勃勃敕封为光禄勋爵位。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鲜卑,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中有党氏。据史籍《路史》的记载,鲜卑族人也是黄帝的子孙,因为迁居到鲜郫山,因而称鲜卑部。
  在史籍《魏书·序纪》中记载拓跋鲜卑的起源时叙述:“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大鲜卑山”何在,在南北朝以降历代古籍中无凭查考。千百年来史学界聚讼纷纭,甚至有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因而成了千古之谜。直到1979年7月下旬,人们在大兴安岭北段的鄂伦春自治旗发现了“嘎仙洞”,并在山洞里发现了《魏书·礼志》所记载的祝文的内容,方始初步断定“大鲜卑山”的具体位置。
  拓跋鲜卑部落联盟首领拓跋·硅后来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创建了北魏王朝,称北魏道武帝,传至第十代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执政时期(公元528~530年在位)的永安元年农历2月,封其族叔安南将军、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公,封上党王,领兵驻守壶关,世代食上党之邑。
  上党,是秦朝时期秦始皇所设三十六郡之一,因其地居太行之巅,地势最高,“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地区。在元天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党氏,但未入北魏史籍,成为鲜卑族脱谱姓氏之一。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其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源流六
源于藏族,出自秦、汉时期的党项民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古代藏族就有自己的姓氏,最初主要有四个姓氏,号称“先藏六姓”,就是“嘎、珠、扎、党、韦、达”六大姓氏,其中的“党”亦称“冬”,这在达仓宗巴班觉松保撰写的《中藏史集》、巴沃祖拉程瓦撰写的《智者喜宴》、智扎喜嘉措撰写的《姓氏白莲苑》等汉、藏文史籍中均有记载。另外在其它一些藏文史籍的记载中,将“色、慕、冬、党”列为原始的四大姓氏,但目前藏学界一般认为色、慕、冬、当都包括在嘎、珠、扎、党四大姓氏之中,是由于刚开始用文字记载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规范,因此形成同音但拼写方式不同的现象。
  藏族党姓,或冬姓,就是汉文史书中记载的藏族先民之一的党项民族称谓,据文献《中藏史集》的记载,党项民族在青藏高原一开始分化为党噶、党纳、党查、党姆等,然后以此未基础,再分化为六大且氏、六大曾氏、十八大额氏、十八大查氏、十八大须氏等等,其中的十八大须还包括玉须(今长江源头玉树)、拉须(今青海澜沧江上游拉秀),其名称和地域至今没有变化。
  该支党氏族人遍布西藏康区、安多等地方,后来由于藏汉之间的战争,西藏赞普从西藏各地迁移很多部落到康区和安多守戍边界,因此在康区和安多的藏人中包含着各种姓氏的人。这在藏文史籍《五行常用宝瓶》中有记载:“在下部多康地区,党氏五行为土,寄魂于鹿;珠氏五行为水,寄魂于旄牛;扎氏五行为铁,寄魂于野驴;果氏五行为火,寄魂于山羊;嘎氏五行为木,寄魂于绵羊;如若不知详细之姓氏,可均归于党氏”。
  记载中所谓的“寄魂”,是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的一种观念,表明当事西藏多康地区虽然有各姓氏的人,但主体仍是党氏。
  党氏族人中的一部分部族在抗拒西藏统一过程失败后,东迁到中原内地,其后裔在西藏边界地区建立了藏语所称的“木雅国”,也就是汉文史籍中记载的西夏国,由于木雅国中百姓大多为内地人,受其影响,在蒙古军灭其国后,也就被同化为汉族而不复作为独立民族存在。
  在西藏的六大氏族中,党氏中相当多的族人后来与韦氏、达氏两族在历史长河中几乎全部被汉族或其它少数民族如壮族、回族、满族所融合。
  在藏语中,党氏读音作dōng(ㄉㄨㄥ)。

源流七
源于回族,出自西夏党项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回族党氏,源出西夏时期的党项民族。
  在公元1038年,由党项人元昊建立了西夏王朝,历时一百九十年之后,一些党项族人随历史上的“蒙古入回”过程融于回回民族当中,故延其氏族称谓为党氏,世代相传至今。
  党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等地,其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源流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锡克特哩氏,亦称西克忒里氏、石克特立氏、锡得胡立氏,满语为Sikteri Hala,属于卦尔察女真一系,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卦勒察和伦(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党氏、西氏、胡氏、石氏、奚氏、郗氏、邵氏等,其党氏始祖为锡克特哩·党阿赖,满洲镶红旗人,世居卦勒察,累官至左都御史,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者,称党氏,其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源流九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墨勒迪哷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南部)、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后有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ldire Hala,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熬金(今黑龙江上游)、毕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支流比占河)、黑龙江两岸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党氏、孟氏等,其党氏始祖为墨勒迪哷·阿克岛,满洲正黄旗索伦部人,世居黑龙江鄂奇村(今黑龙江与松花江汇流处),清康熙年间率众归附满清王朝,授四品官位,编半个佐领,但由其子墨勒迪哷·党锡统领,在墨勒迪哷·党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者,称党氏,其党氏正确读音作dǎng(ㄉㄤˇ)。

2迁徙分布
党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党氏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被封到上党这个地方,其后代有的以地名作为姓氏,称为党氏,是今天党氏的一支起源。还有一支党氏也起源于春秋时候,那时后,鲁国有个大夫被封到党这个地方,他的后代也以封地名为姓氏,成为党氏的又一支来源。战国时期开始,西北少数民族羌族中有姓党项的,后来和汉族融合通婚,接受了汉族单姓的习惯改为党氏。古代北方有鲜卑族人,也有以党作为姓氏的,后来成为汉族党氏的一个来源。
  由于党氏源起多支,因此在在先秦时期就已广布于晋(今山西太原)、鲁(今山东曲阜)、周(今河南洛阳)等地。历三家分晋而秦汉,党氏分布范围渐广,今陕西、河北等地均有党氏族人迁入。
  汉、魏时期,羌族中原有的雷、党、不蒙等大姓内迁关中,与当地汉族人交错杂处,但仍保留其贵族身份,后来便融入汉族中。党氏入迁后所居住的地方,在汉朝时期属于冯翊郡所辖之地,后来便以冯翊为郡望,以至相沿至今。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内迁的局面有增无减,山西、河南等地均有羌族党氏人家入居,与汉人已难分彼此了。
  隋、唐时期,党氏族人发展出现高潮,可谓名人辈出,尤以同州党氏(冯翊,隋朝时期改称同州)表现十分抢眼。唐末五代时期,国家动荡,陕西作为国都所在地更是战争的重灾区,有党氏族人被迫迁居四川、湖北、湖南、江苏等南方省份,并有同州一支党氏族人迁居山东泰安,金国时期名垂青史的党怀英便是此支迁居党氏的后裔。
  南宋以后,党氏族人避乱进入南方之地者始渐多起来,江西、福建等省也有了党氏人家活动的身影。
  明朝初期,山西党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党氏有进入台湾、广东以及东南亚者。党氏族人在明朝末期由山西曲沃县迁徙北流,现历廿世约二千余人散居两波小一扶来各里,南丰祠建于新丰,信庵建于中和,泰堂祠建于丽洞,南山祠建于南禄。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冀鲁豫之党氏贫民有闯关东进入东三省者。清咸丰年间时,山陕等地贫民伴随走西口的风潮入迁内蒙谋生,中有党氏族人落籍。清朝光绪年间陕西闹饥荒,南山子孙以祭祀余款乐助多金知县梁骝藻以惠普灾区题赠。
  当代的党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山东、山西、云南等地较为集中。其中,陕西韩城的党家村在秦陕大地的角落里熠熠生辉,近来年随着“民居瑰宝”的美誉声名鹊起。古时那里的人们盖起高堂广厦,筑起堡垒碉楼,坚守着自己的香火与财富;如今其后代修缮墙垣,广纳游人,依然在这里坚守着祖先留下的屋宇,和行将淡漠的古风。
  今天,党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为多。


中华党姓网 - 版权公告
1、涉及钱财需谨慎,本站只提供平台,无法对真实性负责,请族亲理性判断真伪
2、本网站文章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3、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中华党姓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中华党姓网的同意
5、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6、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中华党姓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党姓网

本版积分规则


亲爱的党氏族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QQ|Archiver|小黑屋|中华党姓网  

GMT+8, 2024-12-22 11:31 , Processed in 0.27658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