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华党姓网

 找回密码
 加入党姓网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657|回复: 0

[网摘] 党姓问题研究的困惑及陕西党姓浅谈

[复制链接]

316

主题

331

帖子

3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321
发表于 2017-8-16 0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澄城    党九生

一、困惑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来,因编修当地《党氏族谱》的需要,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对党姓氏有关问题有所了解,但从大的方面来讲,也存在不少疑问。主要是:

1、今日之党姓分布全国各地,为何偏陕西、河南两省居多且以陕西为最?

2、从源头上追溯党氏东迁历史,既有上古夏朝“禹王”的党项子孙,又有发源于“赐支”或“析支”的党项羌人,我们到底属于哪一支?同时,从书本或网上看,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全国党姓人口中,汉族党姓占绝大多数,极少数党姓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此观点是否与党姓的起源、迁徙、演变、发展的历史和实际相矛盾?

3、羌人内迁秦汉时即有之,尔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宋亦均有内迁(或归附于汉),且有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沿途均有落足者而则以在陕西特别是关中东部(即冯翊或同州)落足者最多。羌人中的党项族融汉后以其氏族部落名称改为党姓。西夏王朝也是由汉朝内迁的党项羌人的后裔所建立的,他们只是党项羌人的一部分,况且此王朝建立的时间也较晚(1038年)。陕西党姓源出较多,历史悠久,若仅将西夏党项羌人作为陕西党姓的源头和主体,显然不能涵盖其全部。不知我的这个看法是否正确?


二、陕西党姓来源浅谈


陕西是全国党姓集中聚居地,所占比重大(《中华姓氏通鉴》所载数据为47%),古冯翊作为中华党姓影响巨大深远之郡望将近两千年之久。陕西党姓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同时,历史上由陕西外迁之党姓波及面大,许多族人对其宗祖之来历不甚清楚,即就是今之陕西党氏,不少人(包括本人在内)对其先祖之脉络也含糊不清。探讨弄清陕西党姓来源,无疑对各有关党氏推究本党氏家族来历、传承党氏文化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可以加强彼此间的联络、认同与互动,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促进相互间的协作与发展,为中华党氏的兴旺发达创造有利条件。

数千年来,陕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华中部、大西北之东部)、优越的自然条件(有渭河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米粮川”,是中国农耕文明最早发祥地)、古韵深厚的政治文化背景(有自西周发源的十三朝古都西安),造就了其对外界的吸引力,尤其是西地和北地。

党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陕西党姓固然也源出多支,但主要与羌族特别是其中的西羌党项族(西羌为羌族一个大的分支,党项族为西羌的一个分支,系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地在青海湖周围及其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附近山地)有关。战国时期,西羌的分支党项族融汉通婚,接受汉族单姓习惯,改为党姓(也有改为项氏者)。此时陕西即有党氏迁入。秦汉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融入,党姓在西北地区发展很快,以至于到隋唐,党姓发展出现高潮。从先秦至隋唐前后,羌人东迁(或归附于汉)基本贯穿始终,为陕西党姓之主要来源。大体情况如下:

1、先秦时期羌族内迁多系自发,无组织,迁徙自由,随地落足,人数很少。此时陕西就有少许党项羌人迁入。

2、自西汉起,羌族内迁多由朝廷组织并安置。西汉时期羌族内迁规模较小,数量不大,主要为西羌的内迁活动,中原王朝主要将其安置于一些边郡(如金城、陇西等)。相对于西汉,东汉时期羌族内迁持续时间长,几乎与东汉王朝相始终;活动范围大,其迁入不只限于边郡,且已深入到关中等内地;迁徙规模大,人数达到空前,迁民总数大约在70万以上。此时冯翊郡(秦时设置,辖地在今陕西韩城市以南、白水县以东、渭河以北区域,其中心在大荔县一带。隋朝更名为同州)即有大量党项羌人迁入,与当地汉人通婚,接受汉人单姓习惯,改姓为党。

3、魏晋南北朝时期,羌人内迁有增无减,陕西有众多党项羌人迁入,冯翊郡更为集中。东晋时,姚秦(即羌族贵族姚苌所建立的后秦)部将党耐虎(党项族)曾率众族东进驻冯翊郡,后有部分子孙辗转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他们均依汉族习惯改为党姓。

4、隋唐时期为党姓发展的高潮期,羌族迁徙的特点是,除了一般有组织的内迁外,更多地表现为羌族贵族首领率众归附于汉,迁入陕西和其它地方。

①隋朝时期,活动于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的党项羌人相继附汉。公元584年,千余党项羌人归属隋国;585年,党项族拓跋宁丛等各率其部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596年,党项首领进攻会州(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兵败纷纷降附。

②唐朝时期,党项羌人内附持续而频繁,呈现且附且战且降的反复性特点。历史上著名的党项羌人的一支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之乱”有功而被封为夏州(今陕北横山县)节度使,领有以夏州为中心的银州(今陕北米脂县)、绥州(今陕北绥德县)、宥州(今陕北靖边县)、静州(今陕北米脂县西)等五州之地,世代割据相袭,并通过无常臣服于唐、五代、宋的办法,不断扩大地盘和实力,最终于1038年由李元昊建立起西夏国,经189年的统治终被蒙元政权灭亡。在西夏政权建立前后以至消亡的数百年间,都加速了其所辖地党项人与内外汉、回等民族的融合,特别是在西夏政权灭亡后,当地党项人为了躲避蒙古人的追杀而四处逃散。陕西作为其逃亡的首选地,不少人落足于此,其中一些党项人为了保留住自己的民族名份与血统,遂改为党姓。这也是陕西党姓后来的一个来源,但这一来源从本源上讲,应与陕西早期党姓同出一源。

③唐末五代战乱,陕西作为国都所在地成为重灾区,有党氏被逼外迁川、鄂、湘、苏等地。

5、明初洪洞大移民,山西不少党姓(主要集中于当时的洪洞县和赵城县,1954年两县合并仍命名为洪洞县)亦有迁入陕西者。这是陕西党姓的又一个来源。前文提及洪洞党姓早先也是由关中东府冯翊转迁过去的,所以,其祖源仍为党项羌。

以上为各个时期羌族内(逃)迁于陕以及由陕辗转外(返)迁的大概情况,旨在说明党项羌人与陕西党氏之关系。中华姓氏产生于远古时代,距今约一万年,而对其研究却在千年之前后,自宋代及其以后才出有《百家姓》及姓氏解读之类的书籍。对于有关姓氏解读书籍上讲的禹王支裔世居党项更姓党氏及其尔后迁徙的情况,本人知之甚少,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因大禹时代过于久远,有关文字记载匮乏,对后人在书中一些不确切的说法不敢全然相信。姓氏解读中的一些内容不一定就是历史事实,也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这里也有一个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科学与现实的契合的问题。我们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但《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版)在解释“炎黄”一词时,用了“借指”一词,以“炎黄”借指中华民族的祖先。这里“借指”一词,用得就很准确、很科学,符合实际。试想用血统论的观点和繁衍的规律讲,如果大家都言自己是炎黄直系子孙,这不就与实际大相径庭吗?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炎黄两帝焉能繁衍这么多的后代?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实际的。同理,如果我们党姓都言自己是大禹的后裔,其他众多的姓氏亦言其是大禹之后裔,大禹焉能衍生这么多的后代?这同样是不科学、不实际的。所以,对于党姓是大禹之后的说法不敢全然地、贸然地相信和盲从,既不能轻易地肯定,也不能轻易地否定,对我而言只能将这种说法当作一种借代而具有象征意义的心愿词而已。

相反,党姓源自党项羌的说法比较实际、准确、科学,令人信服。历史上陕西党姓多,绝对数排全国第一,且冯翊郡望独树一帜,这只能说与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深厚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羌人东迁恰与其天时、地利、人和之条件相吻合,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不断地迁徙、引进、投奔,相互影响,故而在这片热土上驻足生活,繁衍生息,汉化为党氏,从而使陕西成为党姓大省。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很大程度上讲,陕西党姓多数应是汉化之姓,羌人血统。

以上纯属个人粗浅之看法,可能有失偏颇,加之手头资料贫乏,自身知识浅薄,水平有限,故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党氏同仁及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2016年10月16日



中华党姓网 - 版权公告
1、涉及钱财需谨慎,本站只提供平台,无法对真实性负责,请族亲理性判断真伪
2、本网站文章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3、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中华党姓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中华党姓网的同意
5、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6、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中华党姓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党姓网

本版积分规则


亲爱的党氏族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QQ|Archiver|小黑屋|中华党姓网  

GMT+8, 2024-3-29 17:59 , Processed in 0.184555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